技术革新解决“卡脖子”难题--矿大MBA2021级参访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者:雷琼发布时间:2023-05-30浏览次数:10


技术革新解决“卡脖子”难题

--矿大MBA2021级参访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3520日,中国矿业大学MBA 2021同学前往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交流学习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高纯多晶硅研发与制造基地。20063月,中能硅业在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立。凭借人才、技术、成本、质量、研发等综合优势,仅用5年时间就赶超了美、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多晶硅研发与制造水平,彻底扭转中国光伏行业“两头在外”的被动局面。2020年“新疆”与“徐州”双轮齐驱,为全球提供四分之一的高纯多晶硅原料,彻底解决了高纯多晶硅研发与制造国外技术“卡脖子”的难题。

第一站,我们来到公司会议厅,中国矿业大学的优秀校友、MBA专业2019级学长---中能硅业刘江经理,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中能硅业的发展历史和技术革新。中能硅业研发团队独创了国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CL法多晶硅超大规模清洁生产技术(简称“GCL法”),该工艺法不仅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实现多晶硅的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完全零排放,总体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现持有专利73项,已授权专利50项,正在推进的国家、省级课题以及内部研发课题10多项。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中能硅业操控中心,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产品展示区,工作人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硅烷法生产的颗粒硅这一革新技术:相较棒状硅,颗粒硅体积小,呈颗粒状,不仅流动性强,还无需破碎,能完全避免掺入杂质的风险,由于近乎于无间隙,加料桶可以多装15%-20%的颗粒硅,避免大块料堵塞等问题,且在能耗方面,相比棒状硅,生产颗粒硅电耗更低。中能硅业硅烷法生产的颗粒硅产品质量达到电子级标准,全流程生产成本向全球新低水平逼近,制造成本大幅低于现有GCL法工艺。该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突破性地实现了物料封闭循环及核心技术设备国产化,已获得18项专利。这一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不仅填补了国内硅烷法技术的空白,更夯实了中能硅业在世界硅材料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之后,我们来到了公司的大脑部位---总控室,这是整个公司最核心、最机密的位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中能硅业结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打造智能工厂,将目标定为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建立企业大数据平台,设备资产管理系统(EAM)平台,生产执行系统(MES)平台等。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与公司的发展战略高度匹配,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全面实现生产自动化、运营高效化、管理精细化,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

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又陆续参观了厂区的其他区域,与工作人员热情交流,合影留念,顺利结束了下午第一阶段的参访。



通过这次参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政府一系列普惠政策的激励和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下,中能硅业坚持创新驱动、理念驱动、战略驱动,弘扬“价值引领、创新驱动、奋斗为本、协同一家”的核心价值观和“创业、创新,争先、领先”的企业精神,以降本增效、节能降耗为着力点,打造清洁生产、低碳减排的环保新能源企业,提升国际化核心竞争力,带动国内光伏、电子等新兴行业发展,担负起了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使命责任,为中国科技发展解决了“卡脖子”难题,在行业竞争中赢得领跑者的地位,为中国生产企业树立典范。



/郑洪伟

审核 雷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