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矿大MBA2021级2班参访沛县湖西农场

发布者:朱博洋发布时间:2023-03-24浏览次数:10


生态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矿大MBA20212班参访沛县湖西农场

2023312日,中国矿业大学2021MBA2同学前往沛县湖西农场交流学习

湖西农场韩楼村位于沛县东南紧邻城区,衔接徐沛快速通道交通十分便利。拥有微山湖、京杭大运河生态资源,是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享有“鱼米之乡”美誉。以农耕文化为文明基底,充分依托运河文化、湖团文化、知青文化、现代生态稻虾综合种养时空线索,流转土地3000余亩,投资约2.4亿元,打造成为集田园社区、现代农业、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湖西韩楼休闲旅游乡村项目。园林化建设,多业态分布,亮化生态龙虾节、荷花节、丰收节等活动,形成独有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样板村。

第一站,学员来到湖西农场稻虾养殖基地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虾苗已经投入到田中,预计4-5月第一批龙虾就可以上市,因为采用独特的生态养殖模式,以及几年来良好的口碑,农场的龙虾一直供不应求,生态大米也能买到5/斤以上的价格,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农场采取自主建设、参与管理的模式,采用政府(湖西农场、五分场)为主导,公司自主运营模式,以田美韩楼湖西记忆文旅运营公司为核心,多元化发展,吸引农户及社会资本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参与经营管理,这样既能够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也能保证农场规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站,学员来到了湖西农场展招中心,工作人员向我们详细介绍的湖西农场的发展历史并播放了宣传视频,在这里我们了解了湖西农场的历史及湖西农场的特色旅游。湖西农场的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拥有较多古树、古井、老建筑、人文历史景观、民俗等乡村旅游核心吸引物,资源空间集聚,组合情况优良,休闲游憩价值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强。京杭大运河: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湖西农场紧邻运河,具有深厚的运河底蕴。知青文化:湖西农场建立于1959年,之后大批城市知识青年扎根农场,把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沃土,形成独特的农场知青文化。缤纷的文化长河孕育出以农耕文化为文明基底,以运河文化、湖团文化、知青文化、现代生态稻虾综合种养为时空线索,形成独有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样板村。

知青文化



站,学员来到了湖西农场记忆博物馆是一个公益的民间博物馆,展现了湖西生活、生息、生机的记忆。围绕湖西记忆博物馆,突出韩楼田园旅游乡村的功能展示,具有村史展示、博物展览、文化展览等文化展示与体验空间,展陈丰富,品质优良,每年承办多场主题讲座、互动项目活动。湖西记忆博物馆大致分为3个部分:1.文物展示台;2.知青空间;3.农耕文化展厅。

参观完湖西农场记忆博物馆之后大家又自行参观了农场内的其他区域,与农场工作人员热情交流,合影留念,顺利结束下午的参访

通过这次参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生态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振兴对于一个区域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全新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传播现象已经不能再沿用以前的理论诠释和指导,而是迫切需要跟随媒体环境的改变,营销方式的迭代,从纵深的裂变和横向的整合来不断提升。湖西农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媒体和营销渠道丰富多元,效果良好,游客来源广泛。湖西农场探索“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推动农业农村向更高质量发展。通过专业合作社、党员干部带头、大户带动等多种方式,产品开发紧紧依托本村特色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能非常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旅游产品和旅游景观,与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紧密结合,概括为文化有历史、自然有风光、农事有田园、民俗有展演;充分挖掘了运河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打开文旅融合产业市场。能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旅游产品和旅游景观,村内主要旅游、景点建设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品及景观。

湖西农场作为先行的一批试点村,为未来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文  郑洪伟